六年前并购的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对恒锋工具(300488.SZ)业绩继续造成拖累。
2月28日晚间,恒锋工具披露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下同)为1.12亿元,同比减少27.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扣非净利,下同)为9852.2万元,同比减少21.6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对2017年重组并购标的浙江上优刀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优刀具”)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造成恒锋工具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7年上优刀具并表后,恒锋工具账面形成1.28亿元商誉。但上优刀具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至2020年,恒锋工具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397.69万元。截至2022年9月末,此笔并购仍存在4430.82万元的商誉。此次恒锋工具拟继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00万元至2800万元,包括此次在内恒锋工具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已经过亿。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影响,恒锋工具业绩增长压力加大。为了增强盈利能力,提升竞争优势,2022年年初,恒锋工具拟并购成都新成量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新成量”)51%—70%的股权。不过,虽然筹划了一年,但此单并购还是在今年年初告吹。
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恒锋工具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为1.12亿元,同比减少27.34%;扣非净利为9852.2万元,同比减少21.62%。
对于去年业绩下滑,恒锋工具解释称,报告期内,结合上优刀具业务实际经营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并购上优刀具时产生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公司初步判断存在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迹象,预计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00万元—280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上优刀具为恒锋工具于2017年收购而来。上优刀具在该次交易中的整体估值约为1.94亿元,较其账面净资产3904.32万元增值1.55亿元,增值率为396.89%。
最终,恒锋工具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1.4亿元,以现金的方式支付5380万元。由于此笔交易为高溢价收购,因此交易完成后,上优刀具成为恒锋工具的全资子公司,恒锋工具账面新增1.28亿元商誉。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高溢价收购中,交易对手方做出业绩承诺,即上优刀具2017年至2019年的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不低于1850万元、2300万元、2625万元。然而,收购完成首年上优刀具就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且2017年至2019年,上优刀具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511.89万元、1255.26万元、2277.68万元,无一年达到承诺业绩。
基于此,2017年开始恒锋工具就为此笔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2017年至2020年,恒锋工具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397.69万元。2021年,恒锋工具未对上优刀具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优刀具实现营业收入5394.93万元、净利881.45万元,同比分别减少约6%、24%。截至2022年9月末,此笔并购仍存在4430.82万元的商誉。这就意味着,即便2022年年报中恒锋刀具继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累计计提金额过亿,但并未计提完毕,未来仍存在继续计提而影响业绩的可能。
作为机床刀具行业上市公司,恒锋工具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近几年来,公司业绩呈起伏波动趋势。
数据显示,上市首年,恒锋工具业绩增长乏力,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6801.9万元,同比变动6.14%、-0.02%。次年恒锋刀具业绩止跌回升,且上优刀具的并表对于恒锋刀具的业绩也起到增厚作用。
据恒锋工具介绍,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复杂刃量具和精密高效刀具两大类,而精密刀具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终端关键部件,俗称工业的“牙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高速钢、合金工具钢是恒锋工具的主要原材料。但随着主要材料价格的上涨,恒锋工具控制成本的难度增加,公司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2022年上半年,恒锋工具的核心产品中,精密复杂刃量具和精密高效刀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0.32亿元,同比增长18.2%、11.74%,但毛利率52.59%、11.08%,同比分别减少1.44、6.97个百分点。
此次恒锋工具也在业绩快报中披露,公司剔除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的影响,2022年实现净利比上年同期下降约3%。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具行业,外资巨头加速并购国内企业,加剧了国内中高端刀具市场的竞争。恒锋工具也曾寄希望于外延并购,实现业务扩张。去年年初,恒锋工具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成都新成量51%—70%的股权。据了解,成都新成量在国内通用量具、螺纹工具等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与恒锋刀具现有产品有较强的互补性。
不过,今年1月中旬,恒锋工具与成都新成量的重组告吹,原因为交易各方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进行多轮协商和谈判后,标的公司内部个别股东提出行使优先购买权,致使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无法按原计划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