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发电,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升空,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顺利穿隧,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出港运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研制成功,全球首次实现合成生物王浆酸产业化,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海洋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成功构建……
“不管是上天、入地还是下海,山东都有全球最领先的科研成果,这些不仅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山东贡献。三牛平台登录地址”在11月20日下午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表示。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十四五”期间,山东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国际首创、全国首个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支撑、夯实了山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孙海生说,“面向‘十五五’,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越来越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加速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布局重大科技攻关,累计实施60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冶金领域,日照钢铁建成投产5条全球热轧最高水平的ESP无头带钢产线毫米热轧带钢、能耗直降70%、碳排放锐减80%等颠覆性突破,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标志性项目,每6辆家用车的结构钢就有一辆来自日钢;南山铝业研制出国内首台高精铝合金辊底炉,加快向高端铝材进军,国产大飞机70%以上的航空铝材由南山铝业供应。
——化工领域,万华化学自主研制并建成年产20万吨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打破国外垄断,有力保障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关键原材料安全可控,目前该产品已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东明石化研发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技术,打破了全球石化行业现有工艺路线格局,原油资源消耗降低约60%。2024年,全省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达2.86万亿元,其中高端化工营收占比达57.7%,较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轻工纺织领域,太阳纸业成功突破了莱赛尔纤维溶解浆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产业化,建成年产10万吨生产示范线亿元,有力保障了我国高端纺织纤维原材料的供应链安全;鲁泰纺织突破高效数控在线染色成套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能耗、废水排放量较传统加工方法减少20%以上,碳排放当量降低25%以上,相关产品年产值达1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山东天岳研制出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浪潮集团研发国内首款国产化率100%的服务器整机,实现从芯片到系统全方位自主可控;青岛海信开发国内首颗全自主8KAI画质芯片,填补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空白。
——高端装备领域,东方航天港研制出我国首个半固定式火箭海上系统试车试验平台“东方航天港一号”,可满足我国所有现役主力火箭发动机的试验需求,有力保障了我国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全产业链闭环;济南二机床研发出国产首条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机床加工及装配自动化生产线,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品牌新能源汽车生产,单条产线万辆汽车的需求,目前企业在汽车冲压、压铸等领域自动化生产线%。
——新材料领域,光威复材研发M60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打破国外垄断;泰山玻纤研发的风电新能源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5%;泰和新材突破了高性能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一体化制备技术,间位芳纶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人工智能领域,海尔发布国内家电行业首个智慧家庭垂直领域大模型,覆盖用户近2亿;极视角科技推出国内首个视觉算法全流程软件基础平台“极栈平台”,实现了从国产算力适配、数据治理到视觉算法模型开发训练的全流程国产替代。
——技能作业机器人领域,纽氏达特研制的精密行星减速机,年出货量超70万套,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谐波减速机产能30万套,全国第二;珞石机器人研发的柔性协作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全国第一。
——量子领域,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实时通信,距离达12900多公里;参与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在处理特定科学问题时,计算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超级计算机还要快千万亿倍。
——生命科学领域,潍坊现代农业省实验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小麦、葡萄、西瓜三大基因组图谱;济南舜丰生物研制出2个基因编辑底层工具,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出海”,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