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10月10日讯(记者 孙鹏)今天上午,当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的记者们一踏进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泉水厂区,就被这里庞大的气势所震撼。高大的海蓝色屋顶、乳白色外墙的世界一流厂房依山傍海,气势磅礴,现代化的厂房内,数百台世界和国内的一流设备依次排开,一台台大型产品在这里加工、装配;堪称世界一流的12万平方米的临海总装场地上,高大的门座起重机直刺蓝天;令国内外同行羡慕不已的两个5000吨级的自用码头,可供大型驳船直接停靠,为国内外用户生产制造的重大装备可以从这里整机滚(吊)装上船,源源不断发往用户。
三年前,记者曾走进刚刚重组搬迁后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面临困境的两个老企业重组后,正在一步步艰难而又扎实的探索着发展壮大之路。三年后,依山傍海,气势磅礴的厂房依旧,这里却已经成为中国重机行业经营总量最大、劳动生产率最高、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并通过自主创新,在多项技术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跨上了重机行业的高端平台,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与世界级大公司平起平坐。
从一街之隔的两个面临困境的老厂,到从设备到人员都重组在一起的新厂,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重组改造中,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国企改造重组的一个成功范例。三年的时间,大连起重重工集团利用搬迁改造、盘活土地的资金,在沿海建起了4个现代化大工厂,依托得天独厚的临海临港优势,形成了现代重大装备临海研制基地、核心零部件、风电、热加工研制基地、旅顺专业化制造基地和双D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制造基地。企业具备了国内领先的大件精加工、大件铸造、热处理和大型总装发运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记者团在生产车间里看到了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制造的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这也是国产大功率风电机组第一次装备兆瓦级风电场,此前大功率风电设备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2003年,起重集团看准了风力发电的巨大发展潜力,从德国引进大功率风电设备技术。轮毂是风力发电机组上唯一转动的部件,公司的国外专家曾断言,没有一年以上时间不可能制造成功。最后,研发人员却只花了7个月时间就制成了合格的轮毂。去年7月,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风电机组问世。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引进了世界先进风电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仅完全掌握了1.5兆瓦风力发电设备的核心技术及制造技术,而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风电设备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生产。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自行设计和联合开发新产品159种,获得专利技术近百项。在风电设备、港口用的装卸类翻车设备等领域全部实现国产化。
几年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重机市场的知名度远扬海内外,出口创汇能力显著提高。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挪威、澳大利亚、韩国、土耳其、印度、南非等4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重机行业的旗舰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终于站到了高端平台,身价随之倍增。德国蒂森克虏伯、意大利班尼利、日本三菱、奥地利奥钢联等世界500强企业都与该公司进行了高层次的合作。
三年来,在这里陆续诞生了亚洲最大的7.63米焦炉机械、世界首套2万吨桥式起重机、国内首台260吨门式起重机、宽带热连轧机……。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来,造就了中国重机行业的崛起,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和升级作出重要贡献。尤记当年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采访时到的这样一段誓言:“要把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建成国内外一流的重大装备临海制造基地!”而今,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由两个老厂借力重组改造通过自主创新而如潜龙入海一发冲天!